Culture|我們在名與姓間尋找自我

「 妳叫做什麼名字?」
「 我叫做Dora」

這樣的回答方式是不是很熟悉呢?

自從我大學畢業開始在台灣工作後,不知怎麼的,我們原本的名字不見了。

每加入一個企業,總會需求我們給予一個英文名字,辦公室裡多了好多Karen、好多Michael,但少了怡潔、少了志雄。

我們不再像學生時代一樣,擁有我原先父母給予我的姓和我的名,無形中變成了一串羅馬英文名字。甚至遇見新朋友的時候,我們羞於說出我們的名字,不再帶著我童年時候的學生故事,卻帶著英文字母與對方交換名字。

我甚至不知道Dora原來叫做什麼名字。

當今天場景來到了巴黎,來到這個國際化的城市,充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,當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背景和故事,我們該如何展現自我而得到獨特認可?
於是,我們重新開始往自己身上拼命的索求拼命的找,想找到在這個混沌複雜的世界裡,自我身上的獨一無二。

我們的名字

「 請告訴我你真正的名字,我喜歡這樣稱呼對方,如果我發音發得不好請告訴我,我認為這是一種尊重。」法國人這樣說著。

旅居巴黎的臺灣藝術家也會開始使用自身的漢字名字創造作品,因為這個是法國人這輩子都沒看過的文字表象,是一種藝術。

在這裡的當地人甚至是異鄉人,使用出生時獲得新生的名字來與人相識,因為他代表著我們內在的文化血液和背景,是我們在這片世界的洪流裡面迷失的時候可以慰藉的共鳴。

你叫什麼名字?
你的姓名,帶著什麼故事而來?

--

--

Parisienne Diary 巴黎女子手札

生於中華民國高雄市,在高雄組裝,在首爾蛻變,在漢斯失去,在米蘭重生,在巴黎找到自己 。 蒐集感動、記錄藝術、品味及思索人生,在跨文化、跨語言、跨心靈的交流下,昨日的我比今天更好了,那你呢?